妹妹小说 > 伦理 > 幸福有多远 > 第3部分阅读

第3部分阅读(1 / 1)

是其他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企及的,但这物质文明是把双刃剑,在创造的同时又把破坏的足迹留给了大自然,其破坏之严重也是任何其他生命形式无法企及的,创造与破坏并存,程度始无高低之分,这文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旅鼠的故事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旅鼠集体跳海自杀的故事。旅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天兵天将,突然降临。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加,甚至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充足时,才会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使其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便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旅鼠突然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似的。这时它们便一反常态,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都毫无惧色,无所畏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天不怕地不怕。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连它们的毛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便于隐蔽的灰黑变成目标明显的橘红,以便吸引天敌的注意,来更多地吞食和消耗它们。与此同时,还显出一种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在一起,渐渐形成大群;先是到处乱窜,像是出发前的忙乱,接着不知由谁一声令下,则会沿着一定方向进发,星夜兼程,狂奔而去,而大海又总是它们最终的归宿。有趣的是,当它们进行这种死亡大迁移时,总会留下少数同类看家,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使其不至于绝种。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排好了似的。1985年的春天,成群结队的旅鼠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所到之处,草木被洗劫一空,庄稼被吃得一塌糊涂,牲畜被咬伤。旅鼠成灾,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此,人们忧心忡忡。然而,到了4月份,这群旅鼠大军突然以日行50公里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伤的伤,死的死,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沿途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旅鼠尸体。就这样,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奋力往前游去,直到全军覆没。

旅鼠的这种破坏式集体自杀是为保护种群继续生存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这种看似残酷和惊心动魄的举措,破坏的仅限于旅鼠自身的种群。而人类是有智慧、有理性的高等级动物,应该能够用很文明的方式来控制自身,以平衡大自然生物链各种群的合理存在。然而事实上呢?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掠夺,以及由此导致的战争威胁,它所破坏的对象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种群的生存空间,当然也包括人类自身。善

待生命何以有之?平等生存何以有之?万物之灵,你的灵性究竟在哪里?无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确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检点自己、约束自己和纠正自己,但另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破坏的程度仍然没有低于创造。素有“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科学思想家”之称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不无忧虑地担心温室效应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并向人们发出警告说:“我担心大气层会愈来愈热,最后会像金星一样在表面充满滚烫的硫酸。”他还警告说:“一旦发生某种灾难,一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可能就此消失。”他预言人类可能在新一个千年内面临绝种的危险。他认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类必须开始研究移居其他星球的方法,否则将逃不过灭绝的命运。霍金的警告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了吧?我很担心,但也仍在企盼,企盼的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是被逼无奈的移居,而是与外星人的友好交流。

眷恋生命

离开墓园,细细的雨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我坐在电脑前,想着生与死的困惑,很想把自己的困惑解开。然而,正如窗外那淅淅沥沥黏黏糊糊的雨,一直下到深夜,我的困惑也延续到梦里。

非常感谢你写了一个如此恢弘庞大的生命篇章!真让我震撼。我好像看到你的思绪在飞翔,如鲲鹏展翅。

对于生命,我一向都感到她的新奇动人和深不可测。生命现象对我来说永远是谜。你描述的旅鼠集体自杀的悲壮场面,让我感动得无以复加。那种自然界生动壮观的生命场景,如排山倒海似地滚过我的脑海。那种过分张扬的蓬勃生命和轰轰烈烈去死的果敢,对我的灵魂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震撼。我真不知道,是谁在主宰着旅鼠行为?是谁叫它们在繁殖过剩时去自我消亡?它们怎么就知道前边是海,是它们的归宿?它们为什么那么急切地发疯般地奔向自己的归宿?它们怎么知道自己已经繁殖过剩了,需要自我调节?是谁安排了它们的命运?让它们去这么做?

旅鼠的整体好像是一个大的生命,在感觉自己臃肿肥胖的时候就减掉多余的个体,有如今天人们的减肥。生命并没有因为减掉多余的脂肪而消失,倒更加高质量地生存了。旅鼠好像天生就知道这些。

要知道,几乎所有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当它们受到攻击,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反抗,拒绝死亡。可是,旅鼠和一些有着同样行为的动物却在这种特定的时候视死如归。它们怎么比人类还强?

可爱的羚羊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写草原上羚羊群的。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和你描述的旅鼠一样。猎人围剿一个羚羊群。这群羊被逼到一个悬崖,这是两个峭壁构成的悬崖,宽度正好比羚羊的跳跃能力远一点。几只年轻的羚羊试着跳过去,结果都落到崖下摔死了。眼看着猎人就要追上来,这个羊群就面临绝种的危险了。这时候,羊群自动地分成了两队,一队是年轻力壮的,一队是老弱一些的。当猎人追过来的时候,只见那些老弱的羊朝悬崖对岸跳去,就当它起跳的一瞬间,一只年轻力壮的羊也起跳,跳到那只老羊后背上一蹬,借助那老羊的力量跳到对岸的崖上去。它们配合得是那么默契。那只老羊落到崖底摔死了。接着,一只只老羊都像这只老羊一样给另外一队年轻的羊当跳板,一个个摔死在崖底。而另一队年轻的

羊就那么借助一队老羊跳板跳到对岸逃生了,保住了种群的繁衍。而这一切仅用了几分钟,当猎人赶到的时候,已经结束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动作之快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你说,是谁在指引它们这么做?是谁让它们为了种群的繁衍去自我牺牲?是谁教它们分成两队,用这么悲壮的举动保护种群?在我们看来,动物很显然是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可是,它们有些行为却显得比我们还有逻辑,只是这种逻辑只表现在特定的千钧一发的时刻,让人觉得那么不可思议。有时候,我想,也许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罢了。我们能够了解的只有自己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无奈。

生死达观忆父亲

从医院回来的那天早上,被窗外的鸟鸣吵醒时才五点多钟。由于惦记着趁早回来,小王还要上班,就怎么也睡不着了。天空的云很浓密,天气预报说那天有雨,而我们还要去墓地给父亲上坟。那天正是我父亲去世十周年纪念日。想着父亲活着时候的样子,心中不免沉痛,父亲在世时的一言一行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那时候,我还小,我们家住在两间低矮的西屋里。傍晚,太阳逐渐地向屋后落下去,屋里就变得很黑。我总是盼望父亲能够在太阳落山前回家,那样我就不用害怕了。我那时总是害怕天黑,冥冥之中我觉得黑暗和死亡挨得很近,当太阳落山的那段时间,我就会有一种没着没落怕被黑暗吞噬的恐慌。而家里的灯泡又是瓦数很低的那种,昏黄的灯光照在屋里的床上、家具上,投下巨大的黑影,这些黑影就无形地压在我心头,让我窒息。有时候,真的就要喘不过气来了,胸很憋闷,好像自己就要死了。于是,我就头朝下拿大顶,把双脚搭在窗台上,让自己能够喘过气来。这种办法的确让我好受一点。这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父亲回家,他像阳光一样能够把整个房间照亮。可是,那阵子父亲特别忙,总是很晚才回来,甚至有时候都半夜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他回家之前睡去,我总是拿了小马扎坐在床前写作业,床沿就是我的课桌。我一边写作业,一边侧着耳朵听门外的动静。只要一听见父亲的自行车铃响,我就会像弹簧似的跳起来奔出门外扑向父亲。这时候,内心的恐惧就会一扫而光。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父亲才让我感到安全。当他一进家门,立刻满室生辉,连灯光也不再昏暗,变得特别明亮。

父亲把车放在窗前,车把上挂着个灰色人造革提包,我勤快地把提包帮他拿进屋里,那里边有他给我们带回来的好吃的,有时候是糖果,有时候是酥皮点心。夏天一般都是水果,西瓜下来的季节,他的后车架上还会夹着个西瓜。有一次,他的后车架上居然捆着个大筐,里面装了半筐槟子。当我们把筐子抬进屋里时,立刻满屋生香!我从来不知道槟子是这么香的。它的样子像苹果,通体紫红,就像现在市场上卖的蛇果。但是,吃起来口感并不太好,我们尝了一个就不吃了。第二天,切成片晒果干……

那时候,我觉得父亲那么年轻力壮,给我勇气,给我阳光,给我生命的活力。可是,后来他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人逐渐地衰弱下去,以至于连厕所都不能上了,眼看着生命一天天走向死亡。

你能想像出我当时的感觉吗?我仍然害怕黑天,我害怕父亲会在黑暗中停止呼吸,我

怕他会离开我死去,我想让他永远充满生命活力。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真想用一双手托住它,让它永远也不落下去,那样就能留住父亲的生命。可是,我没有那样一双神奇的手。每到傍晚,太阳还是一如既往地向西山落下去,落下去……后来,父亲已经行走相当困难了。我搬一把椅子放在门前,让他坐在椅子上休息。我坐在他身边织毛衣,不时忧心忡忡地看一眼西山,当太阳在山顶只剩下半个脸时,父亲好像不经意地往西山看过去,他脸上的表情很平淡,没有喜悦也没有悲凉,真是心如止水的样子,使我一度觉得父亲没有感情。其实,在这之前,他并不是这样,记得给了我童年无数欣喜的那辆自行车被卖掉的时候,他抚摩着车身很有感情地对我说:这辆车是德国造的,质量很过关。它跟了我几十年,没少出力。有一次我骑着它从山道上冲下来,连人带车摔出去老远,它都没坏。这会儿卖了,真舍不得啊!

对一辆为自己立过汗马功劳的自行车都那么情义深深,而当自己的生命如风中残烛日落西山的时候,却能够如此达观心如止水。此时,他将失去的何止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人生的一切!可是,他却没有一点恐慌和胆怯,也看不出丝毫不舍。我想,这是他受庄子齐物论的影响,死亡对他来说,只是生命的一种物化吧?

解不开的生死困惑

那天早晨,趁着雨还没有下,我们离开医院去了八宝山墓地。浓重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北京,好像车前的挡风玻璃正在一层层地撞开云雾驶向墓地。我的心被漫天乌云压抑得异常沉重。十年前父亲辞世时,天也下着雨。有人说,那是天在为他哭泣,因为他太好了。今天亦是如此,在父亲去世前我还真没有关注过是不是每年的今天都下雨?

墓园里没有人,寂静得似乎能够听见父亲的喘息声。我坐在墓碑旁边把一朵朵鲜花递给小王,看着他摆放在墓碑周围。我想,我和父亲之间到底相隔着什么?时间还是空间?生与死之间到底隔着什么?这是我一辈子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离开墓园,细细的雨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我坐在电脑前,想着生与死的困惑,很想把自己的困惑解开。然而,正如窗外那淅淅沥沥黏黏糊糊的雨,一直下到深夜。我的困惑也延续到梦里。

生与死真的就是白天和黑夜吗?我多么崇尚晴空万里蓬勃着生命活力的白天啊!那是父亲活着的时候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跟在父亲身后逛动物园的日子。养在笼子里的狼凶狠地瞪着我,一次次往笼子顶上蹿,它想蹿出来吃掉我。我大叫着跑向父亲,只有他才能给我安全感。可是,他死了,一个在记忆中那么生动强大的生命说没就没了。这让我怎么能想得通?怎么能不痛苦?我知道,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痛苦,是因为我还不能像父亲那么达观,太执著于生。我不知道,如果需要,我有没有勇气像旅鼠那样加入浩浩荡荡的死亡大军,为地球减负,让其他生命更高质量地生存繁衍下去?

生命中的美好与丑恶

那是秋风乍起落。那时候的湖水十分清澈,在游人稀少的傍晚显得格外平静。鱼儿在水中优哉游哉地游弋,有时候猛地一摔尾巴,溅起一朵朵涟漪,使湖水在晚霞中变得五光十色充满活力。让你不由得不去遐想,想像鱼儿的快乐,想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那是我能够感觉到的生命最美好的

景象。不远处的玉泉山和身后的佛香阁清楚地倒映在水里,那些鱼儿好像就穿梭在那些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中。那是水中的宫殿,是鱼儿的世界。湖边的树上盘旋着归巢的倦鸟,偶尔在我们头顶低语着。尽管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可是,我们能够感觉它们生命中让人感动的许多东西。这时候,有的同学建议去佛香阁玩。那么晚的佛香阁已经没有人了,我们就朝着空无一人的佛香阁走去。有一个女生抬头往上看,突然看见在最高的那层台阶上有个人站在很悬的边上。她说:“哟,你们看,那上面还有个人呐!”我们都抬头往最高处看过去,就在我们立足原地观看的一瞬间,那个人纵身从上面跳了下来。哦,上帝!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啊!我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那是自杀。由于刚从湖里出来,我以为他在跳水。可是,马上听到一声沉闷的响动,当我们往下看的时候,那人几乎成了肉饼。我们几个人吓得原地站住,既不敢上又不敢下,腿肚子直转筋。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下面人声嘈杂,“肉饼”旁边围了很多人,我们才离开原地往下走,一步一打软儿,好像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即使在好奇心最强的年龄,我们也没有好奇到过去看看的地步。太恐怖了!

我相信,那个人有很多理由自杀,我也能够理解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绝望。但是,即使他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那么,也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他可能认为毁了自己的生命是他的权利,殊不知他毁掉的其实是他人的创造!生命本身就是被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被动地接受生命过程中负载的压力、情感、责任等等也很正常。有些杰出的人会把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对生命善始善终。这样的人是达观的,睿智的。而一生都在被动地不得不接受生命中的压力、责任、情感,当实在不能接受时就选择了结的人是愚笨的。我多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地接受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压力。像西西佛斯那样从人生的苦役中获得乐趣,积极参与到自然的创造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让生命更有意义!

我曾经看过《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是美国人写的。书里讲的是希特勒和他的帝国从兴起到灭亡的过程。由于看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书中记载的很多事情已经都忘记了。可是,我却记得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惨无人寰的杀害。大批的犹太人死于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毒气室,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灭绝犹太种族,而最终,灭亡的却是他自己。关于犹太宗教和犹太种族与其他宗教种族之间的纷争我不想说得太多。但是,希特勒妄想灭绝一个种族的做法无疑是违背自然的。所以,他的灭亡也是必然的。直到现在,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个非常漂亮的犹太女孩在走向死亡时,对一个目睹这一切的当事人说:“我才只有十九岁。”然后平静地向毒气室走去。那凄迷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童话故事里的寓意

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很久以前的一个童话故事:有一个老渔翁每天到海上打鱼。这一天,他打了一整天一直到晚上也没有打到鱼。他家里很穷,还有一个老太太在家等着他带回食物。于是,他又向大海撒下了最后一网。当他收网的时候,网很轻,好像什么也没有打着。可是,最后把网拉上来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有条小金鱼。那是一条很小的金鱼,浑身红光闪闪

,欢蹦乱跳地在鱼网里挣扎,样子十分美丽动人。老人想,这么小的鱼能吃吗?可是,转念一想,总比一条也没有打着好啊。再说,如果空着手回家,怎么向老太太交代呢?这样想着,他就把小金鱼拉上来。谁知,这时候小金鱼说话了,还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楚楚动人。它说:“老爷爷,请你把我放了吧!以后,你想要什么,只要朝大海喊,小金鱼,小金鱼,我就会从海里游上来,帮助你。”老渔翁看小金鱼这么可爱,本来就无心伤害它,所以,经它这么一说,就把它放了。老渔翁说:“我什么也不想要,你回到海里去吧。”说着,他把小金鱼放回了大海。小金鱼欢快地游走了,临走的时候,又回过身子说:“老爷爷,你记住,如果需要,你就在海边喊我,我会帮助你的!”老爷爷空着双手回家了。回到家里,老太太问他:“今天你打着鱼了吗?”老渔翁就把打到小金鱼的故事讲给老太太听。可是,老太太一听就发火了。说:“你怎么这么笨?为什么要放了它?”老渔翁说:“我看它太可怜了。”老太太说:“我们就不可怜了吗?你看看咱们的家这么穷,这么破,连个新木盆都没有。你为什么不跟它要一个新的木盆呢?去!你马上到海边跟它要一个新木盆来!”迫于老太太的淫威,老渔翁只好来到海边,冲着大海喊:“小金鱼!小金鱼!”海水中果然游来了小金鱼。它问:“老爷爷,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老渔翁说:“我家的木盆坏了,你能给我一个新木盆吗?”小金鱼说:“可以,你回家去吧。我会给你一个新的木盆。”老渔翁回到家里,果然看见家里有个新木盆。可是,老太太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又对老渔翁说:“你怎么这么笨?咱们家的房子这么破了,你为什么不跟它要一所新房子呢?你快回去!去跟它要新房子!”这样,老渔翁又回到海边……

如此这般地来回很多次,小金鱼都满足了老太太的要求。老太太拥有了新木盆、新房子、新的一切。最后,老太太什么都有了,她又想要宫殿。当她穿着龙袍戴着皇冠住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后,又让老渔翁去跟小金鱼说:“我现在是国王了,你跟小金鱼说让它来给我当侍卫听从我的主宰!”她的话音刚落,顷刻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老太太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当老渔翁回到家的时候,家还是那个破草房子,房子里还是那个穿着破衣服的老太太,连木盆也变成了原来的破旧模样……

你看,这个寓言的寓意多么深刻。小金鱼就像大自然,而人类就像那个贪婪的老太太,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并且给人类生命中注入了智慧。可是,我们却用这些智慧去做违反自然破坏自然的事。这是不是有点恩将仇报?所以,我觉得,尊重所有生命也就是尊重自然。这生命包括生物的、动物的、人类的、中国的、外国的、我们的、父母的、一切的!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谁也不能否认,人是留恋生命的。人的坚强是有限度的,往往最终承受不住致命的打击和坎坷的缠绕。结束生命并不证明不珍爱生命,关键在于英雄和智者绝不能被磨难所毁灭。

生活小领地交流大空间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至极,但其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可以比作是神仙的生活,也可以比作是猪的生活,

但不论比作什么必定是呆板单调至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快乐的就是活动所产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到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品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就在于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这是引自朱光潜老先生的一句哲言。

今年四月,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给我做节目,他问我致残多少年?我告诉他16年。他惊异于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我说:除了致残之初要死要活的,到后来挺容易的就过来了。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下半生只能游走于病床和轮椅之间,大部分活动范围仅限于二十来平米病房的伤残人,过的无异于是种囚徒式的生活。其实不然,囚徒被禁锢的主要不是身体,而是精神,自由的剥夺最为痛苦。人的适应性是极其顽强的,缺陷和不完美,给了我希望的机会,生活的领地虽小,但交流的空间却很大,与你、与女儿、与其他一切朋友,还有我以前的和未来的广大读者。我的心在广阔的天地里仍在自由地飞翔,直至飞向遥远的太空。

“五一”长假前夕,你和你家小王到我这儿小住。你曾给我做过一个假设性的预测:说如果我不截瘫,根据我的工作性质,多半是要发达的,但极乐享尽后,肯定要栽大跟斗,而栽就一定栽在腐败上,因为处在那种位置上,个人的意志已经很难自行把握了。果真如此,我怕是真的要做囚徒了,要是极乐享过了头,兴许还要做死鬼。是劫难拯救了我,是生命的不完美,给了我使生命走向完美的机会。

我感谢生活,感谢命运,是她使我把过去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压力、责任和情感,变为了现在的主动创造。但我并不认同你所说的“当实在不能接受时就选择了结的人是愚笨的”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灵魂深处都同时拥有两种强烈的欲望:发展自己与毁灭自己。这两种欲望架起了人生的桥梁,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是在正常的时期,发展自己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我个人认为,生命应该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一是人为属性,前者是被动的,如你所言“任何一个人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上。”后者是主动的,即人有选择生的权利,也应有选择死的权利。生命是死亡之树上生长出的叶子(相对意义上的),在大部分时间,我们其实是忽略了自己生命的存在,只有受到死亡威胁时,才突然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力度,正是出于本能,它顽强地要求把自己延续下去。毫无疑义,几乎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生命的自由与权利,只要他不放弃捍卫这一自由与权利的努力,但是当此努力遭到压制或阻遏——这几乎是经常要遇到的,不惜生死继之,那他就赋予了生命以意义。

硬汉海明威

海明威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位世界级大作家,人们崇拜这位挂满桂冠的战地英雄,登上诺贝尔文学奖宝座的伟大作家,对这位捕猎能手、饮酒英雄和美国硬汉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心中的痛苦和孤独?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像海明威那样经受过如此之多的痛苦和磨难:他以红十字会员和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身上中了237块弹片,头部缝过57针;在非洲两度所

乘飞机失事,五次经历过脑震荡;他的视力近乎失明,长年患有肝病、糖尿病、肾病和严重的皮肤病;无数次受伤还使他患有焦虑症和忧郁症。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斗牛、战争、拳击、狩猎、捕鱼等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力量的象征。海明威自认“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桑提亚哥在海上两天两夜惊心动魄地与大自然的搏斗,寓示了人的英雄主义本能的伟大力量。老人获得的毫无任何胜利意义的鱼骨架,恰恰寓意了人的精神上的胜利。人的本能是热爱生命,但是海明威最终走上的是一条自杀之路,他的自杀,我们应该理解为反证了他对生命、对生活是无限眷恋的。

人们对自杀往往视之为懦夫的行为。其实,人的性格决定对于人生生死取舍会走向两种终极:一是顽强的适应、生存,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一是经过痛苦的煎熬和抉择,结束痛苦和磨难。《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这句话绝对是海明威对人生取舍的自白。海明威的父亲因为不堪疾病的折磨而饮弹自杀,海明威曾视之为懦夫的行为。而他在自己的晚年也同样走向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为什么会有如此惨烈的结局?人们往往注意到海?

最新小说: 妈妈和同学的秘密 美丽人生 丝袜美母柳梦曦 猎母行 我的母亲柳菁英 天纵男人花 色气妈妈诱惑初中生儿子 夺母传 堕落天使之恋母不归路 我的奇妙乱伦之旅